【腾讯云】云服务器、云数据库、COS、CDN、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

作者/星空下的锅包肉

编辑/菠菜的星空

排版/星空下的韭菜

霍尔果斯,这个边陲小城,曾一度被称为中国的避税天堂。如果没听过霍尔果斯,一定是没在传媒圈混过,或者是电影看得太少。

霍尔果斯市地处中国西部边陲,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部,与哈萨克斯坦接壤,西承中亚五国,东接内陆省市。

截至2019年末,霍尔果斯市户籍人口65227人。6万多人,什么概念呢?截至2022年末,北京市常住人口2184.3万人。也就是说,霍尔果斯户籍人口数,大约只有北京常住人口的0.3%。

然而这样一个边陲小城,却孕育了数万家企业。笔者通过企查查检索“霍尔果斯”,共找到45550条相关结果。

霍尔果斯昔日的“繁荣”可见一斑。

来源:企查查,截至2023年9月21日

只是进一步检索其中处于异常状态(注销/吊销)的,已有23853条相关结果,占比高达一半以上

霍尔果斯,从让企业趋之若鹜,到唯恐避之不及,其背后,折射了一个招商引资时代的悲剧。

一、税收优惠,吸引企业趋之若鹜

众所周知,从前,企业之所以喜欢扎堆到霍尔果斯注册公司,是因为这里有得天独厚的税收政策。比如,企业所得税“5免5减半”。但是,真正造成企业爆发增长的推手,却绝不仅仅是税收优惠这么简单。

向前追溯,早在21世纪初期,西部大开发战略刚刚提出之际,新疆就已经出台了税收优惠政策,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,减按15%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。

十年红利期过去后,2011年,霍尔果斯又被正式确立为经济开发区,霍尔果斯“企业所得税5年免征”的优惠政策也正是从此确立的。不仅如此,2013年,霍尔果斯当地政府又出台一套“增值税奖励”政策。税收优惠层层加码

从结果来看,种种政策确实加速了企业落地,每年在霍尔果斯成立的企业数量逐渐增加。通过企查查检索“霍尔果斯”,2001年新成立企业只有125家,到2013年新成立企业已达684家

来源:企查查,截至2023年9月21日

但若只是这样的稳步增长,恐也不至于引起后来的注册企业大逃亡。

从数据来看,霍尔果斯注册企业数量真正的爆发是在2014年。2014、2015、2016、2017年新成立企业数量分别高达1142、2057、4305、15867家(数据口径还是通过企查查检索“霍尔果斯”所得)。

一年新设企业近1.6万家?凭什么?还能说是凭税收优惠吗?税收优惠政策已落地多年,从前年增量也不过几百家。

那么,2014年这个转折点究竟发生了什么?

二、招商引资,刻意大开方便之门

“2014年3月,霍尔果斯建立了新的工商登记制度,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、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例、简化依据(经营场所)登记手续、推行电子营业执照等内容”。

来源:新京报2017年11月03日

请仔细读一下这段话:

注册资本认缴登记;简化依据经营场所登记手续;推行电子营业执照。条条款款,似乎都向外传递了一个信号,企业来此注册,不需要拿出真金白银,不需要经营场所,甚至,根本不需要来此

通常,这类公司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——壳公司

新制度下,在霍尔果斯注册一个壳公司,几乎没有任何成本、没有任何难度,但却能坐享当地的税收优惠。因为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》,除税收法律、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,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。

来源: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

既然如此,想必,任何一个精明的生意人,都不愿错过这个机会。尤其是本就轻资产运行的影视行业(包括各路明星),纷纷来此“远程”落户。

就这样,霍尔果斯成了圈内圈外享誉盛名的避税天堂。

而从霍尔果斯的角度来看,这项新制度也确实立竿见影,注册企业数量成千上万的增加。但问题是,空有数量。根据新京报披露,只挂名享受政策优惠的“注册型企业”占比高达98%,同一地址注册近上千家公司。

来源:新京报2017年11月03日

那么,招来这么一群壳公司,不仅无法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,反而沦为了投机者的避税帮凶。霍尔果斯为什么要干这样损人不利己的事?

若说是没有预见到后来的结果,笔者是万万不能相信的。毕竟从新制度来看,很明显就是在刻意大开方便之门

其实,2014年这个时间点很巧妙。2013年9月,“一带一路”重大倡议诞生。霍尔果斯是我国面向中亚、西亚乃至欧洲距离最近、最便捷的开放窗口,要响应一带一路,自然要冲在第一线。

而有什么比落户企业数量增加,更能体现招商引资成绩的呢?而且,随着注册企业数量大增,财政收入也必然有所增长。只是来此落户的企业,大多都活在代办公司的一个个档案盒里,并未实际在当地展业。这样的繁荣,终将覆灭。

三、眼前政绩or长远利弊?

2018年,霍尔果斯的问题,逐渐引起了上层关注。有人说,这要得益于某冰冰阴阳合同事件曝光,进而将监管目光引向了霍尔果斯这个娱乐圈的避税圣地。

若真如此,靠偶然事件才能纠偏,不知是幸还是不幸。

总之2018年,霍尔果斯政策风向开始转变

1月出台通知,要求规范和整顿企业注册行为,暂停为不符合注册要求的企业办理注册手续。

3月财政部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、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财政局共同召集见面会,要求企业财务负责人千里开会。而后由财政部监督检查局牵头开展专项稽查。

4月新疆自治区工商局暂停了霍尔果斯和喀什“一址多照”政策。也就是说,从前,霍尔果斯是允许一个地址注册多家公司的(甚至可达近千家),但此后,这条路行不通了。

来源:界面新闻

以上种种,在很大程度上阻断了霍尔果斯壳公司的避税通道。也正因此,从前注册的壳公司,开始疯狂逃离当地。尤其是2017年新成立的15867家公司,截至目前处于注销/吊销状态的已达11911家,占比高达75%

其实这些企业逃离,是有成本的。因为避税手段东窗事发后,当地的壳公司被要求要补齐税款才能申请注销。但即便如此,逃离者仍占多数。

不知霍尔果斯可有想过,为何这些企业宁愿认罚,也要注销?这个问题,恐怕要从自身找找答案。

回过头来看,绝不仅仅是因为霍尔果斯的税收优惠,才吸引企业趋之若鹜。更是因为有制度大开方便之门,才让霍尔果斯成了壳公司的圣地,避税者的天堂。

只是,一个霍尔果斯倒下去,中国还有多少个畸形的招商引资?这不是霍尔果斯的悲剧,而是一个疯狂冲刺招商引资业绩的时代缩影,注定会一地鸡毛。

问题是,谁该为此买单?

注: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股市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。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,流量包1分钱起,负载均衡7.3折起,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,速来抢购
Top